安徽各地推出“云祭掃”倡導安全文明祭祀
連日來,各地各部門推出多種“云祭掃”方式,鮮花代祭、網絡祭掃、直播祭掃等越來越被群眾接受,不同方式滿足群眾的祭掃需求,營造了安全文明祭掃的社會氛圍。
4月2日,合肥小蜀山陵園舉行了鮮花免費代祭活動,以“一墓一花”的形式向長眠在此的逝者寄以哀思。“清明節期間,小蜀山陵園暫停群體性祭掃活動,考慮到市民不能現場祭祀,我們統一購買了6萬枝鮮花,組織50余名志愿者開展免費獻花祭掃服務。”陵園副主任石繼軍說。同時,市民還可以通過“合肥民政”微信號,進入網上祭掃頁面,輸入逝世親人所在墓穴號,選擇鮮花、水果等進行云祭祀,并在留言板上撰寫寄語表達哀思。
一屏相見,“云上”思念?;幢备蹐@利用“云直播”技術,推出點對點的可視化祭掃服務。市民李先生預約了直播祭掃,在直播頁面中,李先生看到父親的墓碑被擦得干干凈凈,鮮花和長明燈被放置兩側,樹上懸掛心愿卡片和祝福語。“仿佛就在現場,這樣的直播祭掃服務很貼心。 ”李先生說。
淮北市民政局利用網絡平臺直播代為祭掃服務儀式,同時倡導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方式,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,營造一個溫馨的文明祭掃氛圍。各陵園、公墓的工作人員按照統一規范的禮儀程序,為公墓、骨灰堂內所有墓穴(格位)開展擦拭清潔墓碑、免費敬獻鮮花等服務。
滁州市開通網上祭掃通道,倡導群眾通過網絡祭掃、撰文祭掃、家庭追思等方式表達追思。滁州在“皖事通·慧滁州”客戶端上開通“追思亭”網上祭掃平臺,市民可登錄平臺搜索逝者姓名,進行網上祭掃。滁州市公墓、瑯琊山公墓等將組織工作人員開展一次集體代祭儀式,包括宣讀文明祭掃倡議書、宣讀祭文、獻花籃以及代表市民向逝者寄托哀思,開展墓碑清掃志愿服務活動等。銅陵市數據資源局會同市民政局在“皖事通”App銅陵分站上線“網上祭掃”服務。家屬可以在線創建“逝者紀念園”,編輯逝者生平簡介、生前的重要事跡、上傳逝者的照片等,逝者后人可以在“逝者紀念園”進行祭拜留言,選擇鮮花、花燭或留言等形式用以寄托哀思,同時支持分享給親朋,共同緬懷故人。
巢湖市各地暫停組織公祭、江祭、骨灰撒散等群體性公祭活動,以防范發生聚集性疫情傳播。同時,各地為了滿足群眾的祭掃需求,又開展由工作人員代掃,鼓勵群眾選擇“云祭掃”等方式,開啟疫情期間的文明祭掃新風尚。安慶生命紀念公園舉辦了首次免費集體代祭活動,代市民完成因疫情影響而無法現場祭掃的心愿,倡導以慎終追遠、珍愛生命為內涵的清明傳統文化,進一步豐富綠色、文明、安全、健康的祭掃方式。
“‘云祭掃’是移風易俗的良好舉措之一,各地隨‘疫’應變,倡導綠色、文明、安全、節儉的祭掃新風尚,我們將繼續推進相關舉措,大力營造社會氛圍,讓安全文明祭掃之風得以固化、延續。 ”省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