喪葬習俗,也是一種文化
月有陰晴圓缺,人有生老病死,這是自然的規律,誰也無法逃避,也逃避不了,也許將來隨著科技的發展,人類不再畏懼死亡,可以逃脫這自然的循環,但現在還遠遠辦不到,只有坦然的面對,坦然的接受。
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,文化積淀比較深厚,有著一套比較完整的婚嫁喪娶習俗,古代人對這些都是非常的講究。
為了紀念逝者,人去世后需要立碑,大多都需要碑文,這些碑文也是記錄了死者的相關信息,更多的是對死者的敬意和感情。
咱們國家歷史悠久,喪葬習俗也是一種文化,所以后人應該充分的給予重視,這樣才能夠表達我們對先人的尊重和追思。
在中國古代有“五禮”之說,所謂“五禮”就是古代社會生活中,人們認為最重要的五件事情。這五件事情分別是:代表祭祀之事的吉禮;代表喪葬之事的兇禮;代表軍旅之事的軍禮;代表賓客之事的賓禮;還有代表冠婚的嘉禮。古人把這人生中最重要的五件事情,合稱為“五禮”。
在墓葬文化中,墓穴是最為重要的一環。古人在選定墓穴時往往需要找風水先生前來堪輿墓穴的選址,還有坐向甚至是下葬的時辰刻度都有很特別的講究。而墓碑,又是整個墓穴中的重中之重。墓碑等于墓穴的“門面”,相當于一個人的“臉面”和最后的一重”證明單“,所以半點都馬虎不得。因此在墓碑方面,也形成了獨特的文化。
古人講究三不朽,分別是“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三次立言。”然而普通的家庭中,很難談得上為國家立功,或者創作出顯世著作,所以大家只能在“德”字上做文章,以“顯”字來贊美父母德行端正。
不同的地方有些不同的風俗,關于碑文這種東西,很多地方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,而且有的地方關于立碑也是不固定的。
在農村,很重視生命的離去,涌現了很多墓葬文化和習俗。后輩為了紀念死者的一種主要寫法,農村社會都很敬重已經過世的親人,那在墓碑上,“故”就可以表達出這種情感,這也是如今農村土葬文化的一種普遍做法。
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結束,從此長埋地下,以青山為伴,與綠樹為伍。生前的一切一切,都已是過眼云煙,什么也不曾帶走,只有青色的墓碑,是死者留在世間的唯一貪念,還依然接受著日月精華,享受著陽光雨露。
雖然說,時代在進步,我們要相信科學,很多一些沒必要的習俗沒了就沒了。都說生活需要儀式感,更何況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,就更需要儀式感了。只要不會給人帶來傷害,一些必要的禮儀和習俗都是可以保留的。